編輯/曼生
沒想到Covid-19疫情會持續這麼長的時間。
一開始很單純的以為是接待背包客過渡,大約幾天至幾周的時間;但當疫情在全球擴散越發嚴重,Shir被迫停留在台灣的時間也越長。那天,她從機場回來,告訴我以色列那邊的海關已經關閉,班機停飛,她即使向地勤人員苦求也無法讓她搭機回到以色列。
窗外的雨下著正烈,為了安慰不想再打擾我生活的她,想起了那句俗語:「下雨天、留客天」,並跟她解釋了不是因為客人賴著不走或是主人太過熱情,而是因著這場「疫情雨」,她大可安心的住下來。她在長途電話中跟媽媽聊著,莫名間在以色列的Shir媽媽和我這位暫時接待Shir停留的Home ma,產生了信任與連結。Shir接受了這次邀請,暫時又在我的住處多待了一段時間。
接待來自以色列的背包客女孩 Shir
Shir,27歲金髮猶太女孩,我所接待的以色列背包客。父親是外交官,在父親派駐丹麥時,有機會在國際學校受教育,而說著一口流利英語。父母即使在外地工作,但對於身上流著猶太人血液的這個身分認同,相當看重,所以從小除了學習所在國家的語言之外,母親也聘請了家教讓Shir與哥哥和妹妹可以學習希伯來語,理解自己的文化脈絡與種族認同。
除了前年去了一趟以色列,跟著行程走訪各聖地旅行之外,日常生活中,我沒有什麼接觸猶太人的機會。所以當淑娃跟我分享接待以色列背包客的點滴,我認為這是一個非常好的機會,近距離與猶太人相處互動,能更深刻的去認識這個民族,意義非凡。我相信是神為我開啟了這扇門,我便開始認真思忖,如何安排接待來旅行的以色列背包客。
今年初開始接待第一對以色列背包客,這個經驗相當深刻,毋須刻意千里迢迢到以色列,就有機會向猶太人分享神的愛及心意,這是我們這些外邦信徒的渴望與榮幸,能透過接待以色列人,有機會陪伴他們、分享信仰。
很多人應該跟我雷同,對以色列的印象多半是透過影像或當地特色、聖地之旅,或是聖經的名詞才認識了以色列的某些部分;然而這次因為接待Shir讓我以最短的距離貼近以色列人,他們和我們相同,都是獨立的個體,擁有自己獨特的想法和觀點。
Shir的名字挺特別的。Shir 是希伯來文「歌、詩歌」的意思,全名翻譯出來就是希伯來之歌的意思,一個何其美的名字。因著接待、認識Shir,以色列對我來說,不僅是地理名詞,或旅遊、短宣的地點,而是一個活生生的人,接待她的這兩個多月和我一起生活在同一個時空與屋簷下,我的認知發生了一個奇妙的變化。
跟著Shir一起認識猶太節期
對於猶太節期,基督徒如我往往是透過知識面去累積和認識這些傳統;特別幸運的是,因著Shir住在我家,透過她過逾越節的方式,讓我更清楚猶太人看待傳統節期的態度,也開始對猶太節期產生更深入的情感連結,整合了過去所學到關於節期的知識並活化。
比如說,逾越節期不只是一日的慶祝,而是一整個周期都在進行和節期相關的活動。在這之後的節期——七七(初熟)節,Shir過節都會準備禮物給我,這次就送了我一塊起士蛋糕,透過Shir解釋了才知道,猶太人在初熟節是要吃奶製品,彷彿Shir帶領我與她一起進入了流奶與蜜之地,吃著她送的起士蛋糕慶祝豐收。
Shir 不算一個嚴守傳統的猶太人,但是看到她一個在異國的猶太年青人,在猶太節期間仍渴望去猶太會堂過節,對於自身文化的的慎重態度,讓我深受震撼。
以色列青年的冒險精神
Shir 非常能享受台灣的文化與體貼,所以我們各自非常自由的共享了生活空間,卻也擁有各自獨自的時間,並未感到被彼此太多干擾。即使如此,我們仍舊很享受也有很多深入對談的機會,彷彿沒有語言隔閡般;透過Shir敞開的分享,我更加了解以色列30歲世代的想法。
年青的以色列人很有冒險精神,除了在世界各地(尤其是特別困難的國家)也會在以色列曠野地帶旅行——在以色列許多地方有戰爭或是某些限制是不容易的。當我聽到她提到的曠野旅行之後,也啟發了我對於以色列聖地之外其他領域的好奇。
透過這次接待體驗、友誼式的互動自然生活化的了解以色列,記得Shir曾跟我分享在以色列有一種中東小吃非常特別,聽著她眉飛色舞地描述這個食物的我垂涎欲滴,拜託她下次換我去以色列當背包客時,務必帶我親自去品嘗她喜愛的地道美味,也祈求上帝為我們這段美好的接待關係預留伏筆,讓我們之間的故事延續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