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篇文章是一個居家隔離者的「理所當然」反思。
為什麼說集體性,因為不管是世界哪個國家,都從2020年開始,遭受新冠疫情的無情肆虐,在政府無計可施的狀況下,大規模的封城並禁止人際互動,所有人都處在這前所未見的不方便之中,一個都跑不掉。
根據維基百科定義:同理心或稱做同感心,是一種將自己置於他人的位置、並能夠理解或感受他人在其框架內所經歷的事物的能力,對同理心的使用又稱「將心比心」或「感同身受」。
過去,我們生活的太方便了,方便到一切都是如此的。理。所。當。然。
所以我們很難「將心比心」的瞭解宣教士在外,生活究竟有哪些困難,更別談說「感同身受」的體會他們為宣教、為福音付上了多大的代價。
當我一直生活在只要幾分鐘的小碎步就能走到叮咚~歡迎光臨的環境中,實在難以明白有些宣教士,因為在某些遠的要命王國裡,為了一個小小的生活必需品,要等上幾天甚至幾週的時間。
#我身上有病毒嗎!?
前些日子因為與新冠確診者有接觸史,我和妻子必須進行14天的居家隔離,關在四樓家中望著窗外的天空無語,因為一步也不能出家門,我們冰箱的存貨日漸遞減,幾天過去,遲遲沒接到衛生局的安排和採檢,不確定自己身上是否帶著新冠病毒,染病的焦慮和不安像看不見的蟲子一樣在身上四處爬竄卻怎麼也甩不掉。
回想3年前從緬甸的「免電生活」回到台灣至今,已重新習慣了各種生活便利性的「理所當然」,這次突然的隔離,因為生活的慣性被打破,我發現,以往必須要去到宣教工場浸泡一段時間才能稍稍領會的宣教士生活辛酸苦辣,現在台灣的每個「疫情不方便」情境,竟然讓我們同步且即時的進入宣教士模式。
在地理位置遙遠的阻隔下,宣教士們和所愛的家人朋友,沒有辦法真實面對面的互動接觸,在有網路的地方或許能通上幾句話,頻寛不足視訊卡住也是日常,幾年沒辦法回家對宣教士來說是常有的事;現在病毒無形的威脅下,我們知道所愛的家人朋友明明就在那裡,這麼近的距離卻怎麼樣也過不去,到不了,為了家人們的健康和安全,為了不讓病毒傳播鏈擴散,我們不得已,為難著、正體會宣教士那人際阻隔的苦。
為了將珍貴的福音傳到未曾聽過耶穌的人們心中,宣教士前往之地我們難以想像,貧民窟、深山野地、刀槍動亂之處,許多的地方或許是文化、或許是政策、或許是安全考量,不可能像台灣輕鬆騎著機車、搭上UBER小黃任意來去自如;同樣的,我們在疫情中,政府一級二級三級的層層枷鎖,為擋住擴散和封鎖病毒,我們不得不選擇把自己和家人,儘量軟禁在屋內,停下來望向窗外之時,似乎能明白宣教士們生活無法來去自如的行動困境。
有人還記得我嗎?夜深人靜,宣教士們心裡或許常常播放這句獨白,我在這裡,努力耕耘福音田地,家鄉有人知道我嗎?有人記得我嗎?
也許你是被限制出門的隔離者,或是疫情警戒下無法外出或鮮少外出的全體國民們,這段時間以來,我們靠著網路社群媒體似乎和家人朋友仍在一起,但虛擬的連結終究牽強,真正需要的是面對面的眼神交流和厚實的擁抱,才能穿透心裡憂傷和靈裡的陰鬱。
宣教士在跨文化地區,飲食的改變和適應當然是生活中無可避免的重要環節,我認識一位宣教士,她在異地宣教近20年,卻仍未能完全接受當地食物,其實,長時間無法吃到熟悉的食物和味道,也是一種壓力;疫情中的我們同樣在經歷這種壓力,菜價上漲、賣場乾貨糧食被掃空、每天關在家,能吃的東西漸漸變不出新把戲,市場分流不一定能去買菜,去了還得擔心染疫風險,我們的飲食內容和習慣已經被改變,我們也和宣教士一樣在努力適應著。
宣教士的特色是不怕吃苦,不論身形多麼嬌小或不起眼,他們靈魂深處大多都散發著一種特種部隊的強悍氣息。但是,子女往往是強悍心靈裡最軟的一塊,我可以吃苦,多少來都吃!但我的孩子們可以不要嗎?子女的教育和成長的辛苦是宣教士們心中最大的不確定和掛慮;台灣各級學校經疫情升級,已一路關閉至放暑假了,視訊教學成為常態、考試延期取消,學生的教育和未來如何?我們像宣教士一樣為子女們心裡微微惶恐著、不安著。
我和妻子在居家隔離不能出門期間,一度重現3年前在緬甸生活時的心理隔絕感,所幸IMission1的團隊伙伴發起居家隔離人道救援行動,一個接一個認領我們的餐食和手搖飲(這輩子沒在兩週內喝這麼多手搖飲,糖份爆表、心也暖得爆表。)含淚吃喝同時,回想在緬甸生活時,台灣牧者稍來的零食和關懷卡片,3年前的宣教生活與近期的疫情隔離像是攝影技術中影像的重複曝光,疊映畫面裡顯現的是溫柔的漸層顏色。
宣教士會經歷哪些「不方便」?如今我們不再只是風聞,而是親眼見證,親身體驗,你我已經有一顆「宣教同理心」,能夠明白宣教士生活所面對的每日實況和心裡許多難處,真的,我們現在真的能切切的感同身受。
我們會經歷黑暗中的苦難,但黑暗只是配角,為了襯托出光的明亮和盼望。
感謝主,這顆新的「宣教同理心」,在磨難中我們帶著盼望一起收下了,雖不知道明天如何,但我們跟著光走,黑暗的日子必要過去,因為上帝總有預備。
不怕。
圖像出處 / Comic credit:
From “Isolated but not Alone” by Gracey Zhang. First appeared in the New York Times, Op-Art. (Gracey Zh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