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教心故事

聖經翻譯的挑戰

聖經有多少翻譯版本?從西元前三世紀、第一個希臘文「七十士譯本」發行以來,至今已有約3000種,早年的宣教士作為開路先鋒,多半也扮演翻譯者的角色,例如華人世界,就有廈門話、潮州話、上海話、福州話、客語、台語等各種聖經版本。

想要傳福音,一定要手握神的話,翻譯聖經的挑戰不小,因為每個文化所使用的詞彙,換到另一個文化中,可能沒有意義完全相同者,這時候,就得想辦法去了解在異國文化中,何種符號能代表最貼近的意義。

例如,愛斯基摩人的語言中,沒有「羊」,也沒見過「羊」,那怎麼把聖經的「神羔羊」用愛斯基摩語翻譯?

知名宣教士保羅.赫伯特 (P.G.Hiebert)的解決方法是,採用「海豹」替代「羊」,因為在愛斯基摩人的文化中,海豹的意義、功能近似巴勒斯坦地區的羊羔。

近來,馬來西亞的基督徒也遇到難題,雖早已有馬來西亞語的聖經,但伊斯蘭信仰明確的政府,禁止翻譯者使用「阿拉」(Allah)字眼,也就是「上帝」,這讓通篇聖經都遇上難題,馬文聖經印刷遭到阻礙。除非你願意使用類似中文「神明」這種次一等的形容語彙來翻譯獨一無二的神。答案當然是不可能。

如何克服文化、政治的障礙,在用字遣詞的彈性調整中,保有聖經原文的意涵,是近代傳福音的挑戰。雖然已有約3000種語言的聖經,在全球7千種活躍使用中的語言裡,還是不到一半,未得之民要聽見福音,還需要更多人挺身回應大使命。

—參考《把握時機》P.188

作者介紹

Share:

留言回應

讀完文章有什麼想法或感動嗎?或是有什麼話想對宣教士說的,都可以留言由 Imission1 轉交喔~
有時候,僅僅一句簡單的鼓勵,對遠方的宣教士們來說,都是非常巨大的支持!